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我院研究生到华师附中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

2018-04-02 10:44:2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328日周三上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23名研究生由黄喜珊副教授带队,前往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生涯能力探索”,拟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能力探索,即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能力结构,辩证看待兴趣与能力的关系;二是能力提升,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能力意识、信心和行动。授课老师是华师附中的心理老师林佩珠老师,授课对象为华师附中高一学生。这次的教研活动旨在增进研究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认识,为今后当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一开始,“高手大搜索”环节,林老师呈现八段有关能力的描述,请学生找出班里符合这些描述的同学,并以此引入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果然,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大家争相说出自己心目中符合这些描述的同学,有时候还出现了一个描述中几个名字被热捧的现象,看样子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自己心目中的能力最佳者。

随后,林老师自然引出多元智力理论,请同学将之前的八段描述与八种智能一一对应,并对这些智能进行了简单的讲解。然后林老师以话筒传递的形式让同学们开展“职业智能组合对对碰”的活动,邀请学生列举8个智能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校园活动。结合实际,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争相列举出自己所知的职业,课堂上呈现出一片活跃的气氛。

在接下来的“我的能力矩阵图”环节,林老师首先将矩阵图从喜欢/不喜欢、擅长/不擅长这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区域,然后以“病树前头万木春”命名擅长但不喜欢区域,抛砖引玉,请学生分组讨论给这四个区域命名,。林老师的这个环节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课堂上讨论的气氛持续热烈,大家都在集思广益、发散思维,给出了各种精妙的命名并对自己命名这四个区域的原因进行解释,并且提出这些能力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表明自己的态度。

经过同学们对自己能力矩阵的分析,大家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的关系。林老师邀请学生从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这两方面分享四个区域会如何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这一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林老师借讲解能力管理矩阵,指出擅长且喜欢的是优势,要聚焦于此、发挥所长;不擅长但喜欢的也许是潜能,需要培养、发展壮大;擅长但不喜欢的可能是退路,就像药品一样可以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不擅长且不喜欢的可能是盲区,面对这种情况,也许不应躲避,而是找人代工、学会合作。

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林老师让学生在课后列出自己的能力愿望清单,让学生思考:在高中阶段,如果让你选择1—2项能力,改变它所在的矩阵位置,你希望是哪些,改变到哪里?你打算如何改变它们?并且将能力愿望清单放入时间胶囊中,与自己做一个约定。

这次以“生涯能力探索”为主题的课程设计,拟解决学生关于能力的两个问题:能力提升和能力探索。林老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能力的意识、信心和行动,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和学习主旨,充分展现了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和融合性。对于参与观摩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有益的体验,让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与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受益良多。

课程结束后,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位研究生同学又进行讨论思考,有的同学还写了听课心得,对林老师的这堂课进行赏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学们也将他们的心得体会反馈给了林佩珠老师。

例如,有同学就指出老师没有控制好时间,在进行“我的能力矩阵图”环节的耗时太长,以至于课程最后收尾得有些仓促;还有同学结合上学期的教研活动,提出这次的能力探索在主题和形式都与上次的兴趣探索有很多相似之处,质疑学生是否会对此产生倦怠;此外,还有同学指出,在导入环节“高手大搜索”,请学生找出班里符合这些描述的同学的时候,被点名的“高手”应该会很开心,但如果有的同学没有一项是“高手”,那他会不会因此否定自己的能力。

由此看来,这趟“生涯能力探索”不仅是华师附中高一孩子们的收获,更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17级研究生对于课程设计、课堂教授的学习的巨大收益,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名校名师风采,更是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一堂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魅力。

通讯员:应康丽、黄喜珊

审核:张奕华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