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课程是学校本学期新开设的与正式课程相对而言的一门课程。旨在贯彻“立德树人,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本科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华师特质的本科生。课程的开设依据学校《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方案》(教学〔2017〕40号)和《华南师范大学非正式课程实施方案(试行)》(教学〔2018〕11号)等文件的精神。正式与非正式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正式课程是正式学习(formal learning)的基本载体,在培养方案中表现为具体的科目,以学分的形式记载;非正式课程为非正式学习(non-formal learning)提供活动平台,在培养方案中表现为具体的项目,以小时的形式记载。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的结合,将全面支持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精神的“双优人才”,全力发展学生“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六大核心素养。目前学校开设的非正式课程包括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全球学习、朋辈教育四个模块。
由我院黄喜珊老师负责督导的面向我院2017级本科生的《心理咨询初级技能》非正式课程于9月28日起开始正常授课。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本学院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2017级本科生。课程的开设目标为通过系统授课和练习,为学生将来学习《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婚姻与家庭治疗》等专业正式课程打下基础,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理念,同时培养同学们对心理咨询的兴趣和效能感。黄老师还特别邀请了两位心理咨询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老师——江少轩老师、张家甄老师担任主讲教师,黄老师全程听课督导。虽然是非正式课程,但该课程的授课形式却也相当“正式”,如定在每周五下午心理学院214上课,制定细致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考勤也完全不含糊,布置课后阅读和实践作业,线上线下同时指导。三位老师还经常碰头讨论,商量如何提高授课效果,并且注意学生的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调整。该课程至今已上了五周,按照授课计划,江少轩老师主讲前半段,主要介绍倾听、同理等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张家甄老师在后期的讲授主要介绍和锻炼同学们的自我觉察能力。虽然还在不断地完善和磨合中,同学们普遍反映从这门非正式课程中感受到了人本主义的魅力,对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读懂自己的情绪。
(通讯员:罗于妮)
(审稿:刘学兰,黄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