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心理学院聘任德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Jan Glasenapp博士为客座教授。晚上7:30,在214会议室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聘任仪式,何先友院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心理学院的发展情况,范方副院长主持仪式,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的老师和研究生出席了聘任仪式并聆听了Jan博士的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的成长道路”。
Jan Glasenapp博士是德国辩证行为治疗协会主席(DDBT),行为治疗协会认证督导师(DVT)。Jan博士也是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即“中德班”)最受欢迎的教师。
Jan 博士分享了自己走上心理咨询道路的起点和心路历程。他特别强调,作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健全的人格比技术更重要。
Jan博士通过自己的成长之路阐释了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发展的视角,能够看到过去和现在,更要看到未来。他讲到:重视过去可以打开一扇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比如,过去的经历如何埋下当前困境的种子。但唯有看向未来,才能过好人生,心理咨询师要带领来访者看向未来。Jan 博士还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心理咨询师要从人的痛苦出发,了解存在与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个体适应与同化的能力,即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以及创造一个与意识相协调的世界的能力。
接着,Jan 博士以一系列有趣的图片和生动的的案例讲述了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及他在处理这些难题时的视角和经验。比如,当我们的大脑被循环往复的问题困住,找不到出路时,可能是因为我们过于聚焦某一种想法或情境,而不能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这种局限性视角不仅仅出现在来访者身上,也可能在于心理咨询师本身。因此,我们必须跳出框架来思考来访者的问题,并觉察自己的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Jan 博士还分享了他做咨询时最喜欢用的一个比喻,即“一个硬币的两面”,指出心理咨询过程中应保持开放的视角,看到并认识事情的对立面以及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心理咨询师需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去平衡“硬币的两面”。
最后,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就讲座中提到的“正念”、“镜像”以及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等问题与Jan博士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范方教授进行了总结,再次感谢Jan 博士为同学们带来干货满满的讲座。尽管隔着屏幕和万里之遥,但大家的热情和互动的气氛丝毫不受影响,聘任仪式及专题讲座在大家的欢呼声与掌声中圆满结束。
(李宇婷、何静、蒋雅丽撰稿/范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