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心育讲堂 | 且听心声——叙事视角下中学心育工作与教师个人成长

2022-07-04 10:09: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74日上午,心理学院举办的“心晴大讲坛”之“心育讲堂”第3期于心理学院520顺利开展。本次讲座邀请了广州市第二中学高级心理教师杨海荣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心理学院副院长刘学兰,教学督导、关工委委员唐红波和心理学院新师范教育教研中心主任黄喜珊共同出席了本次讲座。

 

1.jpg

1 黄喜珊教授讲话

 

杨海荣老师结合个人教学经历和成长历程,为全院192021级本科生带来了题为“且听心声——叙事视角下中学心育工作与教师个人成长”的交流分享,以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实状况以及从事心理教师这门职业的收获和体验。

 

 

2.jpg

2 杨海荣老师分享

 

杨海荣老师以自撰的一本书《且听心声》为切入,将自己的生涯故事娓娓道来。同时,还采用生涯建构访谈CCI的方法,从“我是谁?”“我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学专业?”“从事这份职业,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三个问题着手,引导同学们思考自身的生涯故事。正如杨老师所言,“懂得讲故事是一名心理老师应当具备的技能”。通过对角色榜样、兴趣探索、人生脚本、价值观、生涯主题五大核心问题的思考,同学们能够听从内心的声音,明晰自己与重要他人的关系、重要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以及从事某份职业的收获和人生意义。

接下来,杨老师通过“未来的一封信”引导同学们将大学学习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联系,思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有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的,这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诠释。”作为学校教育的支撑点,心理健康教育以独特的姿态推动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工作内容包括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和系列活动三个方面。杨老师强调,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核心是课程建设,我们不能停留于课程活动表面,更要挖掘课程的深度,构建系统的课程框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满足当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喜欢并享受心理课堂。对于心理辅导,杨老师表示可以通过面谈、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展开,同时还展示了针对危机干预的三级心理健康防御体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的系列活动,比如档案管理、网络宣传、公众号运营、社团活动等,则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视化,充分展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传递每一份关爱,滋润每一颗心灵。

大学学习关乎我们学到了什么,即“术”的体现;职业岗位要求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即“道”的施展,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取长补短,才能从大学生过渡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步步实现自我成长。杨海荣老师寄语在场的本科生同学们:提高专业自尊,发挥主观能动性,给自己留白思考的空间,感受真实的生活。中学生需要被理解、被支持、被信任,教师也同样需要实现个人成长,学生与教师共同走在终身成长的路上!

紧接着便是互动答疑环节。杨海荣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的提问,使同学们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场同学不仅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专业兴趣,也明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3.jpg

3 讲座互动答疑环节

 

4.jpg

4 刘学兰副院长致辞

 

讲座最后,刘学兰副院长致辞并表示,此次讲座是心理学院在劳动实践周举办的课程之一,也是本学期“心晴大讲坛”之“心育讲堂”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是专门为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范生而开设的。希望同学们在资深教育工作者的带领下,树立未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勇气,以人为本,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范技能。

 

5.jpg

5 讲座嘉宾、老师合影

6.jpg

6 全体大合照

 

                                               撰稿 | 钟雪莹

                                               摄影 | 周敏婷

初审 | 谢诗思 罗霜珠

                                               终审 | 刘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