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脑、认知与教育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近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李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来我国心理学发展回顾与创新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李红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期刊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SCI一区,IF=13.7)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parent-related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child social anxiety: A cross-cultur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图1)的文章。该文章从1991至2023年间发表的5771篇文献中筛选出涵盖全球14个国家的85项研究,首次通过元分析综合评估了消极家庭互动(包括不安全依恋、与父母相关的家庭冲突、以及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交焦虑的关联及其调节因素,并以家庭为导向,从家庭、学校、卫生保健、社区四方面系统提出了降低儿童社会焦虑的有效预防和干预措施。
图1 文章封面
童年期是儿童对外部环境高度敏感的时期 (Haller et al., 2015),由于神经解剖学和生理机能方面发生变化,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与家庭环境相关的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在家庭中消极互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Kapoor, 2020),并引发儿童社交焦虑 (Xu et al., 2021)。社交焦虑是被广泛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特征是在暴露于各种社交场合时会产生明显且持续的恐惧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儿童长期经历消极家庭互动,可能难以理解情绪反应和解读社交线索 (Ollendick & Benoit, 2012),进而导致产生社交焦虑。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社交焦虑的原因和家庭相关影响,本研究采用了元分析方法,揭示了消极家庭互动的三个维度(即不安全依恋、与父母相关的家庭冲突、消极的养育方式)与儿童社交焦虑之间的关联。此外,本研究还对该关联的重要调节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社会因素(文化和出版年份)、参与者特征(儿童年龄和父母角色特征)和研究特征(信息来源、依恋/养育的类型和测量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 PsycINFO, Web of Science, CNKI, WanFang, and VIP),从最初的5771篇文献中筛选出涵盖全球14个国家的85项研究进行元分析(图2)。
图2 文献检索流程图
结果表明,在消极家庭互动三个维度(不安全依恋、与父母相关的家庭冲突、消极的养育方式),其与儿童社交焦虑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此外,年龄、信息来源及研究年份是该关联的重要调节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维度中,这种关联在东亚文化下都比欧美文化下更强,就是说,消极家庭互动对东亚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说明了家庭与儿童社交焦虑的联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以家庭为主导的儿童社交焦虑干预中,需考虑具体的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儿童社交焦虑。
综上,本研究首次对消极家庭互动与儿童社交焦虑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元分析,揭示了消极家庭互动与儿童社交焦虑的发展或维持的关联性。基于家庭功能的干预措施可能对存在心理问题障碍的儿童强力有效性(Duprey et al., 2022),本文提出了加强家庭支持和修复家庭关系的相关建议,并以家庭导向,从家庭、学校、卫生保健、社区四维度系统提出了降低儿童社会焦虑有效预防和干预措施(图3)。
图3 基于家庭导向的社交焦虑预防与干预的建议
该工作的通讯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李红教授和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雷怡教授,第一作者为雷怡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园园教授、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万家铭。
该工作得到李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来我国心理学发展回顾与创新研究”和雷怡教授主持的科技部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青少年焦虑发生发展的早期预防及脑机制”的支持。
原文文献:
Lei, Y.*#, Wang, Y. Y.#, Wan, J. M.#, Patel, C., & Li, H.* (2023). 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parent-related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child social anxiety: A cross-cultur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02771. https://doi.org/10.1016/j.janxdis.2023.102771
部分参考文献: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Duprey, E. B., Handley, E. D., Wyman, P. A., Ross, A. J., Cerulli, C., & Oshri, A. (2022). Child maltreatment and youth suicide risk: 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 model and implications for suicide prevention.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24. https://doi.org/10.1017/S0954579422000414
Kapoor, I. (2020).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mong adolescents inrelation to peer pressure and family environment.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3(2), 923–929. https://doi.org/10.21786/bbrc/13.2/80
Haller, S. P. W., Cohen Kadosh, K., Scerif, G., & Lau, J. Y. F. (2015).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adolescence: How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findings may shap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ventions for psychopathology.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3, 11–20. https://doi.org/10.1016/j.dcn.2015.02.002
Ollendick, T. H., & Benoit, K. E. (2012). A parent–child interactional model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youth.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5(1), 81–91. https://doi.org/10.1007/s10567-011-0108-1
Xu, F., Chen, X., Xing, H., & Wang, H. (2021).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Chinese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22. https://doi.org/10.1177/0192513×211042843
©2023 教育部“脑、认知与教育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撰稿人:王园园
初审:李红
复审:何先友
终审: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