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MAP中心与学工办携手举办的“应用心理学前沿实践”系列讲座《基于双因素模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践》在心理学院520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周拥军担任主讲嘉宾。
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MAP中心副主任陈彩琦主持,研工办的黄彩燕老师也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采取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线上109名观众以及现场约120名听众的积极参与。
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提出背景,“一心两翼四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模型的核心内涵和实施细则,以及广州市第五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方面的精彩的实际应用案例。
讲座伊始,周拥军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带领第一届初中和高中班级的宝贵经验。他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实施了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设计了定制化的学习与体育活动,显著提升了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成绩。周老师还讲述了三位“问题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干预策略,他注重寻找学生亮点,借机表扬问题学生,将他们融入团队之中,建立支持性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改善人际交往。
周拥军老师通过自己当班主任和德育主任的经验以及组织心理摸查的真实数据,深切感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去问题或疾病”为中心,而Greenspoon(格林斯平)和Saklofske(萨克洛夫斯克)于2001年首次正式提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主张心理健康应是积极因素( 如主观幸福感) 和消极因素(如抑郁等精神病理学症状)两者有机结合,即心理健康的个体不仅没有心理疾病而且应同时拥有高幸福感。 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为理论基础,广州市第五中学总结出自己学校的“一心两翼四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心是指培养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高的中学生;两翼是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与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四协同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环境熏陶、家长参与,多资源融合的STEP体系建设。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涵盖了开展必修课程、主题班会、学科融合以及心理教育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学习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情绪调节、做出升学与职业选择以及适应生活和社会环境,同时运用“同伴互助”理念进行团体辅导。主题班会则围绕积极品质、积极关系、积极情绪、积极应对策略和积极成长五大主题展开。广州市第五中学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了班会课程、教师指导手册和调查问卷。在学科融合方面,每个学期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中。此外,学校通过悦心研修、悦心微培训、全员导师制、心理委员培养和家庭教育指导,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心理教育团队。学校还组织了心理健康活动月,包括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家讲座、心理游园会、校园心理剧、团体辅导活动和心理漫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至于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个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以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心理测评及预警跟进以及危机干预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周拥军老师随后详细阐述了基于双因素模型的德育工作实施策略,涵盖了思想价值引领、行为规范教育、校园文化节日、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完成德育工作的建设。
陈彩琦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赞扬周拥军老师,认为其讲座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和实施细则,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推广价值。该讲座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对应心专硕学生的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讲座结束后,陈彩琦向周拥军老师赠送了华师的纪念礼物,全体师生一同留影纪念。
摄影丨许慧倩丨冯晓雪
撰稿丨李 彧
初审丨黄彩燕
复审丨陈彩琦
终审丨王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