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重点实验室 »

重点实验室

本学院和学科的学科用房从原来的约300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平方米,拥有一栋独立的心理学院大楼,另外,还有磁共振实验中心约1500平方米。

学校现已经购置了3T核磁共振系统(2000万元),以本学院为主要使用和支撑单位建成了磁共振实验中心,未来我们将以核磁共振为中心构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平台,抢占学科研究的制高点,力争重大成果的突破。同时,近几年,我们也完善和优化了原有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系列与认知实验心理学实验室系列两大类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购进了新一代的眼动仪、脑电仪(现有4套)等重要仪器设备,目前,本学院已经拥有:磁共振实验室、ERP脑电实验室、脑损伤与认知障碍实验室(合作)、眼动仪系统认知实验室、E-Prime系统学习与认知团体实验室、E-Prime系统学习与认知个体实验室、生物反馈与心理训练实验室、音乐疗法实验室、心理测评实验室、行为观察与监控实验室、语音分析实验室等。另外,rTMS、tDCS等一批新型仪器和设备也已通过论证,正在购置中。

除学校图书馆重点建设有“教育与心理学资料中心”外,本学院还拥有自己独立的资料室200平方米,现有图书近6万册,期刊18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85种。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8月通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验收。本实验室所依托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国内一直位居同类学科前列。1984年获批教育心理学博士点,2000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批教育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2008年获批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教育部评估中心2009年1月公布的对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结果中,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排位全国第三。

实验室根据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心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凝练成4个特色鲜明而又稳定的研究方向。(1)学习认知与脑科学研究。该方向立足解决儿童、青少年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2)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该方向立足解决中国人心理健康的维护问题、突发事件心理干预与康复问题、儿童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3)语言认知与发展研究。该方向立足解决高效率进行第二语言学习与汉语高效率国际推广问题,解决计算机进行中文加工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4)心理统计与测评研究。该方向立足解决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评价问题,干部选拔、职业人员测评问题。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12人,拥有博士学位者29人,博士人数占学科队伍总人数的90.6%,平均年龄39岁。

实验室科学研究成果突出。(1)研究项目:2007-2010年,主持纵向项目9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6项,其他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4项,横向项目(包括政府部门委托项目)23项,项目总经费1185.5万元。实验室2005年获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50万),是我国人文社科高级别、最有显示度的重大项目;2006年获批的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经费140万),全省每年只有5个团队获批此类项目,充分显示了本实验室团队的强大实力。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已达到24项,项目总经费达到1560万元。(2)研究成果:2007-2010年,实验室出版学术著作26部;发表论文268篇,其中在国内权威的心理学刊物《心理学报》上发表38篇,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在国际SCI、SSCI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包括在《PNAS》(IF>10)、《Human Brain Mapping》(IF>6)、《NeuroImage》(IF>6)、《Cognition》(IF>4)、《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IF>4)等国际心理学界公认的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科研获奖:实验室2007年以来获得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包括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实验室社会服务业绩显著。近年来,全力投入汶川抗震救灾心理援助的工作与研究,成为广东省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负责中国乒乓球男队心理训练与调节工作,直接促成男队2008年奥运创新业绩;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与研究,形成影响全国的“广东模式”;开展民警的心理健康工作,为广东省的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贡献;建立心理服务网站,促进研究向普及转化。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于2010年12月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批准(粤科社字〔2010〕164号)建设。本研究中心是广东省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本中心为纽带,组织相关应急管理课题研究,加强对心理援助相关理论和技术的攻关,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
本中心主要研究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模式,研究广东省各种突发事件心理援助的预案,研究广东省各种典型突发事件心理援助的方法与技术;不断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构建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的工作平台。本中心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突发事件心理援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运作机构,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辐射和示范全国。

本中心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该学科在全国位居前列,其二级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该学科在研究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以及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居于全国前列,在教育部评估中心2009年1月公布的对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结果中,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全国名列第3。

本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由国内著名学者领头、知名学者为中坚力量、实力雄厚的年轻化的专业梯队。现有专职研究和教学人员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7人,拥有博士学位人员20人,平均年龄39岁,半数以上成员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外境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访问、开展合作研究一年以上,具有较好的国际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