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雅

刘志雅
  • 姓名:刘志雅
  • 学历:博 士
  • 职称:教授
  • 职务:教授
  • 研究方向:类别学习、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zhiyaliu@scnu.edu.cn
  •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 个人主页:

刘志雅,男,心理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05年获发展与心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类别学习中规则学习和规则转换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学生归纳推理中相似性和类别标签的作用)。研究兴趣为:类别学习、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学习经历

1994年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心理学本科毕业

1999-2002年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人格心理学硕士学位

2002-2005 年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10-现在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2011.8-2012.8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心理系访问学者。

2002-2008年 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心理系副主任。

学术兼职

《心理学探新》编委

《Neruoimage》审稿专家 

《心理学报》审稿专家

《心理科学进展》审稿专家 

《心理科学》审稿专家 


*为通讯作者

Li, Z. Y, Huang, T, F, Seger, C. A, Liu, Z. Y*. (2024). Feedback and observational learning differ in effectiveness during category learning in early school aged children and adult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npress.

Liu, Z. Y, Cai, L., Liu, C., & Seger, C.A*. (2024). The tail of the caudate is sensitive to both gain and loss feedback dur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categorization. Brain and Cognition, 178.

Chen F, Li P, Chen H, Seger CA, Liu Z. Y.* (2024). Prototype or Exemplar Representations in the 5/5 Category Learning Task. Behavioral Sciences. 14(6):470. https://doi.org/10.3390/bs14060470

Liu, Z. Y., Liao, S., & Seger, C. A. (2023). Rule and Exemplar-based Transfer in Category Learn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35, 628-644

Liu, Z. Y., Zhang, Y., T., Ma, D., Xu.,Q. F., Seger, A. C*. (2021). Differing effects of gain and loss feedback on rule-based and information-integration category learn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8:274–282. https://doi.org/10.3758/s13423-020-01816-6

Wang, J., Liu, Z. Y., Xing, Q., & Seger, C. (2020). The benefit of interleaved presentation in category learning is independent of working memory. Memory, 28(2), 285-292.

 Liu, Z. Y., Lu, W., & Seger, C*. (2019). Perceptual and categorical processing and representation in color categorization. Brain and cognition. 136.https://doi.org/10.1016/j.bandc.2019.103617

Zhao, D., Lin, H.*, Xie, S., & Liu, Z. Y.*. (2019). Emotional arousal elicited by irrelevant stimuli affects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during response inhibition. Physiology & Behavior, 206, 134-142. https://doi.org/10.1016/j.physbeh.2019.04.005

Braunlich, K., Seger, A. C.*, & Liu, Z. Y.*. (2017). Occipitotemporal category representations are sensitive to abstract category boundaries defined by generalization demand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7(32):7631–7642.

Seger, A. C.*, Braunlich, K., Wehe, S. H., & Liu, Z. Y.* (2015). Generalization in category learning: The roles of representational and decisional uncertaint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5(23):8802– 8812. DOI:10.1523/JNEUROSCI.0654-15.2015 

Liu, Z. Y., Braunlich, K., Wehe, S. H., & Seger, A. C.* (2015). Neural networks supporting switching, hypothesis testing, and rule application. Neuropsychologia, 77,19-34. doi: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15.07.019 

Liu, Z. Y.*, Xong X. H., & Seger, A. C.* (2015). An Eye-Tracking Study of Multiple Feature Value Category Structure Learning: The Role of Unique Features. PLoS ONE, 10.1371/journal.pone.0135729. 


岳芳.陈剑平.甘可鑫.刘志雅*. (2023).交叉重叠类别结构的自主学习优势和集中学习劣势. 心理学报,55,10,1597-1607.

刘志雅*. 郑琛. 2015. 信息量和常见性对规则可获得性的影响. 心理学报, 47, 12, 1445-1453.

王瑞明. 林哲婷. 刘志雅*. (2014). 部分呈现条件下类别分类学习中信息表征机制. 心理学报,46, 8, 1052-1061.

刘志雅*. 黄艳利.  Seger*. 2012. 知道与不知道要学多少: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 心理学报, 44, 6, 754-765.

刘志雅*. 宋晓红.  Seger*. 2012. 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类别表征、注意和分类策略. 心理学报, 44, 5, 1-13.

钟罗金. 莫雷*. 刘志雅.  李倩雯.  Lee. Myung Sook.  (2012). 儿童在归纳推理中的多样性效应. 心理学报, 43, 1, 87-99.

刘志雅. 莫雷*.2011. 不同学习方式下归类不确定时的特征推理. 心理学报, 43, 1,  92-100.

刘志雅. 莫雷*.2009. 两种学习模式下类别学习的结果:原型和样例. 心理学报,41, 1, 44-52.

刘志雅*.2008.不同维度特征的共存对归类不确定性特征推理的影响. 心理学报, 40, 1, 37-46.

刘志雅 莫雷*. (2006). 类别学习中两种学习模式的比较研究: 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 心理学报. 38, 6, 824-832.

刘志雅*. 莫雷. 佟秀丽. (2005). 选择作业中证伪思维的启发因素. 心理学报, 37, 3, 328-334.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2003). 双陈述任务下演绎推理的错觉. 心理学报, 35, 5, 636-642.


谢伟烨. 刘宇澄. 蔡李雪. 韩林株. 刘志雅*. (2024). 表面相似性与呈现方式对关系类比推理的影响:匹配物效应. 心理科学,47(4),770-779.

毕健茹刘永健谭鑫刘志雅*. (2022). 合作对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知觉类别学习的影响心理科学45,2, 409-416.

赵冬梅刘志雅*. (2020). 时间定价与主观时间流逝速度感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8(4)552-556

范宜波*.吴晓静.刘志雅*.(2019). 决策理由、行动和后果对决策后悔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3,221-225.

刘志雅*. 刘芳. 朱莹莹. 靳凯丽. (2015). 9-26个月婴儿上位、基本和下位水平类别学习的发展顺序. 心理科学, 38, 6, 1384-1390.

刘志雅*姚伟卢文亮. (2015). 逻辑性和相似性对特征推理的影响心理学探新,412-417.

朱莹莹刘志雅*. 2014不同注意条件下动态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应用心理

学,375-384.

刘志雅*. (2011). 演绎推理的认知神经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120-125.

刘志雅. 莫雷*. 胡诚. 宋晓红. 黄艳利. (2011). 归纳推理中相似性和类别标签作用. 心理科学, 34, 5, 1026-1032.

赵冬梅. 刘志雅*. 2010. 创伤性分离个体注意加工的STROOP效应. 心理科学, 1, 183, 130-133.

胡诚刘志雅陈琳莫雷*. 2010儿童归纳推理的标签作用心理科学进展,18, 2,  244-252.

赵冬梅刘志雅*莫雷2009基于理论观的类别研究进展应用心理学, 15, 1, 73-77.

刘志雅. 莫雷*.2008. 三水平特征的家族相似性类别结构的分类和推理学习. 心理科学, 31, 2, 289-293.

张娟. 莫雷*. 刘志雅. 2008. 认知神经和神经心理角度的多重类别学习系统. 心理科学, 31 , 6 , 1357-1360.

刘志雅. 莫雷*. (2007). 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和基于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 心理科学, 6, 14291432.

赵冬梅*. 刘志雅. (2006). 篇章阅读中影响回指推理的因素. 心理科学,2951144-1148.

刘志雅. 莫雷* (2005). 类别研究中基于解释的观点. 心理科学. 28, 2, 318-320.

刘志雅*.赵冬梅.郑雪. (2003). 一个演绎推理难题对心理模型理论的验证. 心理科学, 26, 2,370-371.

赵冬梅. 刘志雅*. 刘鸣. (2002). 归类的解释观和跨范畴分类. 心理科学,255608-609.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2003). 儿童复合命题理解的发展性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9-23.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2002). 假言推理的否定词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10, 4, 395-402.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2001). 演绎推理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自然辩证法研究, 17, 8, 11-14-31.

 

刘志雅 主编. 思维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刘志雅 主编 焦虑症的心理研究与矫治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1、2023-202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2355),类别学习中奖赏信息的注意捕获:尾状核的调节作用.

2、2022-2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190006), 学习认知过程与学科素养培养研究。

3、2016-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80025),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4、2014.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050),类别学习中规则学习和规则转换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5、2010.9-2012.12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BBA100018),学生归纳推理中相似性和类别标签的作用。

6、2010.5-2012.12 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09JDXMXLX02),演绎推理的认知神经功能区:线性三段论推理的fMRI研究。

7、2008.1-2009.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XLX004),多重类别学习系统的认知机制研究。

8、2006.1-2007.12 广东省教育科学15规划重点项目(05SXZ002), 分类和推理学习对归纳推理的作用。

9、2003.12-2005.1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项目(EBA030412), 大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



本科生课程

普通心理学

研究生课程

教育心理学, 心理咨询原理与实务

讲座课程

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课程

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A、B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