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

陈俊
  • 姓名:陈俊
  • 学历:博 士
  • 职称:
  • 职务:心理学系主任
  • 研究方向:言语的社会认知与跨文化研究,双言与双语的认知影响及机制,青少年社会语言的认知加工、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联系电话:85216510
  • 电子邮箱:chenjunyrh@163.com
  •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 个人主页:


陈俊博士,女,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主任。全国第四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指导教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专业领域为基础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为言语的社会认知与跨文化研究,双言与双语的认知影响及机制,也对青少年社会语言的认知加工、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关注。近来主持或参与教育部、省级科研课题,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8项,主编和参编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多部,在《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担任《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心理学学术刊物审稿人。科研成果曾在2011年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教育部)(排名第三)。教学成果“心理学专业‘创新+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教学方面主要为本科生讲《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课程。近五年来,多次获颁华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教学工作优秀奖、实践教学优秀奖、实践教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等奖项。

 

学习经历

2010.9—2011.3 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

2003.9—2006.6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 获博士学位

1989.9—1992.6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2.7—200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助教,讲师

2001 — 2006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2005—今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2006—今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学术兼职

《心理学报》审稿专家(2010-今)

《心理科学进展》审稿专家(2006-今)



近五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部分成果:

英文

 (1)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of power and size in a priming task.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SSCI)2015,1.DOI: 10.1080/20445911.2014.996155

 (2) Powerful is heavier: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of power and size in a

priming tas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SCI),received.

心理学报

 (1)熟练粤-普双言者的双言认知控制机制 ——来自双任务切换范式的行为研究证据.心理学报,2015,47(4)

 (2)非熟练潮-粤双言者的语义通达:来自听觉词加工的证据.心理学报.2014,46(1)

 (3)陈俊,林少惠,张积家.(潮汕话-普通话双言者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心理学报.2011,43(2)

其他核心刊物论文:

  (1)陈俊,何朝丹,张积家,徐可.汉-日双语者在日语量词短语理解中对日语量词的通达.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2).

  (2)薛路芳,陈俊,陈艺文,吴丽,郝爽.语法性别对对认知的影响及其机制. 心理科学 2015,38(2)

  (3)邓沁丽,陈俊.基于坐标的脑成像元分析方法:激活似然性评估. 心理科学. 2015,38(1)

  (4)吴春文,陈俊,麦穗妍.熟练潮 - 普双言者的语义通达机制 :来自通道比较的证据.心理科学.2015,38(3)

  (5)郝爽,陈俊,薛路芳.听觉条件下的词汇获得年龄效应产生机制的初探. 心理科学. 2014,37(2)

  (6)陈俊,苏玲,张积家.(双言舌尖现象的产生机制:来自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证据.心理科学.2013,36(1)

  (7)陈俊,贺晓玲,张积家.动机冲突下2-4岁幼儿反事实思维理解的发展.心理科学.2012,35(4)

  (8)苏玲,陈俊.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舌尖现象发生机制之争.心理科学.2011,34(1)

  (9)张得龙,陈俊.中文词汇化组合概念理解子概念意义通达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2009.32(5)

  (10)陈俊,易晓文.拖延行为个体对人格特征词、拖延词的注意偏向.心理科学.2009,32(2) 

  (11)王悦,陈俊,张积家.方言与普通话并用:双言心理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

  (12)陈俊,林少惠.汉语语法性别编码倾向对中国法语初学者的影响研究.现代外语.2011,33(4)

  (13)刘海燕,陈俊,肖少北.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

心理科学,35 (3): 619-623;

   (14)陈俊,张艳辉.(2008).言语语误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模型.心理科学,31(3):575-579;

   (15)陈俊,贺晓玲,林静选.(2008).结果的接近性与不同等级分界线对反事实思维的影响.心理科学,31(5):1058-1062.

    (16)母语的情感表达性强于第二语言 ——双语情感启动的异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12 月

    (17)具身认知研究发展管窥.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 年12 月

    (18)激活与抑制:双语同形词运用的心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

    (19)“布”和“马”怎就成了同类——量词影响汉语语义加工.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

     (20)孙倩、陈俊、许可.“陌生的熟悉字”是一种语义饱和现象.中国社会科学 2013

      (21)蒋雯洁、伍绮红、陈俊.澳门公务员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研究:编制与职级的影响.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

      (23)王娅婷、陈俊、王华根.汉字字体本身即为一种隐喻.中国社会科学2014

      (23)吴丽、华淑凡、陈雅珏、陈俊.激活与抑制:双语同形词运用的心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24)邓沁丽、陈俊.不能“说”的秘密——图—词干扰范式下聋生语义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2014

     (25)祝帼豪、陈俊、张积家.情感因素影响人们对心理距离的感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26)祝帼豪、张积家、陈俊.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心理距离.社会心理科学2012

    (27)林少惠、陈俊、古孟祥.男性吸毒劳教人员攻击性人格与焦虑情绪的关系: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2

    (28)蒋雯洁、伍绮红、陈俊.澳门公务员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研究:编制与职级的影响.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

 

 

 


《语言认知新论——一种相对论的探讨》(2010).陈俊等参与编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2009),副主编:陈俊. 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社

《高等教育心理学》(2009),副主编:陈俊. 高等教育出版社




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 (2007 -2009)

2、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课题“德育管理过程中教师言语行为的语效及其评估与干预”(2007-2011)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教师语言行为的语效及其机制的研究”(2007-2011)

4、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对简繁体汉字的形、音、义的认知研究”(2012-至今)

5、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词汇获得年龄对双言、双语者字词加工的影响与机制”(2012-至今)

6、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

7、广东省教育厅2014 年特色创新项目“潮州话 - 普通话双言言者表征机制研究”

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心理学项目

 

 

 

 

 






2011.11《语言认知新论》年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教育部)


本科生课程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研究生课程

认知发展研究

儿童认知研究新进展

心理学基本原理

儿童认知研究

发展心理研究及进展